“会烹会选 会看标签”准则
5月15日至21日是全民营养周,今年的主题是“会烹会选 会看标签”,提倡大众更好地利用食物,在烹调中减油减盐,享受食物的天然美味。
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会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,如何规划我们的饮食才最合理?怎样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材,烹调出健康又美味的食物?营养专家给出建议。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专家推荐,每天至少摄入12种谷薯蔬果、鱼禽肉蛋和奶豆坚果食物,每周至少25种。
我们选购食物应掌握哪些原则呢?
一、多选新鲜天然的食物,少买腌菜、水果罐头、肉罐头等深加工食物;
二、多选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,比如五颜六色的新鲜蔬果、鸡蛋、瘦肉、水产品、全谷物等;少选只能提供能量而缺少其他营养素的“空白能量”食物,如糖果、油炸面筋、辣条、含糖饮料等;
三、首选当季当地食物资源,自然成熟期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营养,新鲜且口感更好,还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和能耗;
四、利用营养标签来选择低油、盐、糖的预包装食品;
五、考虑成本,不过量囤积食物,特别是容易腐败的蔬菜水果。
需要注意的是,坚果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、维生素E等营养素,但脂肪含量高,应适量食用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0克左右,相当于一把半带壳葵花子或2至3个核桃。食用原味坚果为首选。
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与消费者“沟通”的有效渠道。2013年起,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在我国正式实施,要求预包装食品应在标签强制标示能量和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钠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。
要特别注意产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,看配料表时建议记住一个原则:按照标准要求,配料表应该按照加入量递减顺序排列,排在前几位的一定是这个产品主要的原料。
南京市江宁区殷华街幼儿园保健室宣
2022.5.15